來源:網絡 時間:2020-07-09
小學語文課文中,我們會學到很多關于英雄人物的課文,我們在學習這些課文時不要只領悟課文的內容,也要找到相關課文類似文章進行閱讀理解專項訓練,下面學大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有關部編版?四年級語文下冊《黃繼光》類文閱讀理解專項練習以及答案。
不忘歷史,面向未來
我們按照參觀路線的指引有序地參觀,每一個參觀者心情都是十分沉重,特別是看到泥土中一堆堆死難同胞骸骨真是有難言的疼痛,同時一張張日軍殘殺我同胞的照片又使人義憤填膺,對日寇恨之入骨。在這些照片中,有日軍在南京奸淫掠奪的,有日軍殺人比賽的,有日軍向我同胞揮刀砍頭的,還有日軍活埋我同胞的……
據紀念館記錄顯示,從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,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,我同胞被日軍殺害30多萬人。這是多么巨大的數字啊!這是全國人民永遠不能忘記的!
對于日本軍國主義入侵南京后的大屠殺,有良知的日本人都會懺悔的,但也有一些極右分子否認這鐵的事實。
作為中國人,我們要不忘歷史教訓。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、中法戰爭、中英法戰爭、甲午戰爭、八國聯軍戰爭,直至1931年“9·18”事變、七七盧溝橋事變, 100 多年來我國都是受侵略的,光是七七事變后的8年全面抗日戰爭,我國犧牲3000多萬人,這悲慘歷史我們絕對不能忘記!
我們要面向未來,振興中華,為中華崛起而奮斗!
(選自《第二個春天的日記》中國文聯出版社)
1.解釋詞語。
義憤填膺:
恨之入骨:
3.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( )。
A. 參觀紀念館令人心情沉重。
B. 所有日本人都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。
C. “9·18”事變、七七盧溝橋事變都是歷史教訓。
D. 8年全面抗日戰爭,我國犧牲3000多萬人。
4.用“ ”畫出文中表達作者心情的句子。
我的祖國(節選)
張海迪
有一天,父親和母親帶我去看電影《上甘嶺》,一位美麗的志愿軍護士唱了一首歌,那優美的旋律深深打動了我幼小的心:一條大河波浪寬,風吹稻花香兩岸,我家就在岸上住,聽慣了艄公的號子,看慣了船上的白帆……
從此我就會唱這支歌了,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國就是生我養我的地方,祖國就是農村廣闊的田野,寧靜的村莊,密密的樹林,還有綠色的山巒,清涼的小河。祖國就是城市寬闊的馬路,高高的樓房,美麗的公園,來來往往的人們,他們都像我的爺爺奶奶,父親母親,叔叔姑姑,就像很多我在書中和電影里認識的人。他們勤勞善良,熱情真誠,他們愛親人,愛朋友,愛鄰居,愛同事,也愛工作,愛和平……
有一天,母親帶著我坐火車去遠行。當火車隆隆地駛過黃河大鐵橋,我看見黃河像一條金色的巨龍,波濤滾滾,真的仿佛從天而降,一刻不停地向遠方奔去……再看看,大地是那樣遼闊,天空是那樣高遠,村莊,森林,山脈,都在遠方的地平線上旋轉。白云在藍天上悠悠飄蕩,鳥兒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間飛翔,風把人們的歌聲和鳥兒的鳴唱傳播到更加遙遠的地方……
后來我當了作家,我用自己的筆寫我少女時代生活的故事,也寫壯麗的雪山,浩瀚的沙漠,神奇縹緲的的星空。我漸漸懂得了,祖國不僅是我生長的土地,不僅是我感受溫暖親情的家園,祖國也是億萬人民的共同體,我是其中之一。我為她學習,為她工作,為她創造。
(選自《閱讀》 2018年第74期)
1. 文中作者對祖國的認識有一個過程,請選出理解錯誤一項。( )
A.從小就知道祖國的深刻含意
B.看電影,打動了幼小的心
C.坐火車,知道了黃河
D.當了作家,懂得了祖國的內涵
2.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引用電影《上甘嶺》的主題曲《我的祖國》,是想表達 和 。
3. 判斷正誤。對的打“√”,錯的打“×”。
(1)“祖國也是億萬人民的共同體”的含義是祖國是我們共同的母親,是偉大的。( )
(2)一開始我理解祖國就是生我養我的地方。( )
(3)我當了作家,漸漸懂得了祖國的悠久歷史。( )
4. “我為她學習,為她工作,為她創造。”這三個句子的順序能不能調換?為什么?
5. 在你心里,祖國是什么?以祖國為題,寫一個排比句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參考答案】
1.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憤恨,形容十分憤怒。 恨到骨頭里去, 形容痛恨到極點。
3.B
4.畫出:我們還要面向未來,振興中華,為中華崛起而奮斗!
【參考答案】
1.A
2.祖國的偉大 對祖國的熱愛
3.(1)√(2)√(3)×
4. 不能調換。因為這三個詞的意義是一級一級往上升的,只有先學習才能工作,工作后才能創造。
5. 示例:祖國是國境線挺立的界碑,祖國是國徽下不倦的眼神,祖國是中華兒女不屈的脊梁。
以上就是部編版?四年級語文下冊《黃繼光》類文閱讀理解專項練習以及答案,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語文課文相似文章的閱讀理解專項訓練,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,讓孩子了解更多閱讀理解的題型,為初中學習語文打下牢固的基礎。